抗旱战再起2(中央社台北11日综合报导)继2021年大旱后,南部水情再响警报,影响最大者莫过于「靠天吃饭」的农民。面对极端气候冲击,也不禁透露实在不想再「望天兴叹」的无奈。
经济部水利署统计,2022年南部地区降雨量近30年最低,而嘉南灌区1期稻作,3年内第2次停灌节水,反映水情的严峻。
不过,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农田水利署针对嘉南地区春季杂作订出抗旱灌溉计画,盘点埤塘、溪流、区排、公有及民间水井等多元水源,抽取引入嘉南大圳,搭配乌山头水库最少供水量完成灌溉,让不少农民松口气。
台南市农民陈坤旺表示,虽曾遇上雨量较少「歹年冬」,但3年内2次停灌罕见,虽有休耕补助,总是不忍看到农地摆着不用,以后要再种农作物须花更多心力。
在嘉义县太保市温室种小番茄与瓜类的谢姓农民说,当地主要农业用水是地下水,其次才是嘉南大圳灌溉用水;长期没雨,地下水位下降,农民抽取地下水费用抬高,目前1度电只能抽到之前1/2水量。
,,皇冠体育信用(www.hg9988.vip)是一个开放皇冠网址即时比分、皇冠网址代理最新登录线路、皇冠网址会员最新登录线路、皇冠网址代理APP下载、皇冠网址会员APP下载、皇冠网址线路APP下载、皇冠网址电脑版下载、皇冠网址手机版下载、皇冠体育信用官方平台。
在新竹市香山地区种水稻的新竹市农会水稻产销班副班长彭贵美表示,水稻标准「看天吃饭」,以新竹地区来说,通常2月中后翻耕、3月初插秧,这时须引水入田,直到6月前都要让稻田维持一定水量,但如果久旱不雨停灌,就只能配合休耕,农民们只希望每年风调雨顺。
新竹县宝山乡柑桔果农余合能表示,因应近年频频干旱缺水情况,当地许多果农陆续向农委会申请「管路灌溉设施」补助,在果园设蓄水槽、管线及调节控制设施,至少干旱期间仍可对树木「滴灌」。
在宝山有2.5公顷柑桔园的果农彭伟皓说,平时引溪水浇灌,每次浇灌约需300到500吨水,但果园内装设管路灌溉设施,蓄水槽容量仅约80吨;遇干旱缺水期,滴灌作业仅能维持土壤湿度,让柑桔树不至于枯死,对采收帮助不大。
同样「旱象争水」难解问题也发生在后山,台东县青银共创社会暨环境关怀协会理事长林耿弘说,台东关山镇、池上乡、鹿野大多种水稻,为减缓用水并符合适地适种精神,建议高密度种植水稻的纵谷地区一些旱田1期稻作可种如台湾油芒、小米等高经济且用水量较低作物。
此外,两期稻作用水量大,加上近年降雨量不平均和干旱,导致卑南溪支流新武吕溪水流未达可能生态基础流量,林耿弘希望外界均衡重视「国宝鱼和水稻田」,否则溪流生态用水权很容易被牺牲。
农委会台东区农业改良场作物改良课助理研究员黄子芸表示,在气候变迁下干旱严重,台湾油芒是原住民传统作物,适应环境能力强、营养价值高,农政单位目前积极投入研究。(编辑:孙承武)1120311
评论列表 (0条)